技術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近日,我院胃腸外科張廣東副主任醫師手術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單孔腹腔鏡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otal Extraperitoneal Sublay)。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胃腸外科腹壁疝亞專業在微創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
患者,女,72歲,因“腹部腫物反復脫出并伴疼痛50余年”來院就診,以“腹壁疝”收住院。患者對術后傷口美觀有較高期望,希望最大程度減少疤痕。經團隊詳細評估,為兼顧治療效果與患者美觀需求,避免選用昂貴的防粘連補片而增加額外費用,最終采用“單孔腹腔鏡下完全腹膜外修補術(SILS-TES)”。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后即可下床活動。
“仿佛睡了一覺,病就好了。傷口很小,幾乎感受不到任何不適。”患者激動地說。出院后,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特向醫護人員贈送錦旗一面,對團隊精湛的醫術和暖心照護表示感謝。
腹壁疝多源于患者腹壁組織脆弱和腹壁缺損,必須通過手術才能根治。理想的腹壁疝手術方式應該具有創傷小、操作簡便、并發癥風險小、術后恢復快、費用較低等特點。SILS-TES技術是在充分掌握單孔腹腔鏡技術(SILS)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將其與腹壁疝領域腹腔鏡完全腹膜外修補(TES)結合起來而形成的。2019年,上海的吳衛東團隊在國內率先實施該項原創技術。該技術通過單孔技術,創建腹膜前間隙,關閉疝囊并放置超普補片,既消除了套管穿刺所致內臟損傷風險,又降低了戳孔疝發生率,減輕術后疼痛并兼具美容效果。其采用的完全腹膜外補片置入技術,避免使用直接接觸腹腔且價格昂貴的防粘連補片,同時降低了補片放置于腹腔而出現的相關并發癥,減輕了患者疼痛與經濟負擔。
疝與腹壁外科作為我院胃腸外科重點亞專業,年手術量逾700臺,涵蓋腹股溝疝、食管裂孔疝、切口疝、臍疝、造口旁疝等各類疝病及復發、復雜病例,微創手術占比超90%。胃腸外科始終致力于為患者提供疝相關專業診療,在保障最佳療效的同時,最大程度實現美觀效果。
(于斐 李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