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近日,我院骨創外科一病區科研團隊傳來捷報,其關于釘棒系統固定Tile C1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成果《Effect of sacroiliac joint interface on pelvic biomechanics in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ile type C1 pelvic fractures fixed by screw rod system》在《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25年第40卷第2期正式發表。
該研究依托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面上項目,宋遠征副主任醫師為通訊作者,楊錫明副主任醫師為第一作者,與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滿佳副教授團隊合作完成,標志著我院在骨盆骨折治療領域的科研水平邁上新臺階。
Tile C1型骨盆骨折是一種垂直旋轉不穩定型骨折,常伴隨嚴重的并發癥和高致死率,治療難度極大,一直是創傷骨科領域的難點。近年來,骨創外科一病區科研團隊積極探索微創技術治療骨盆骨折,先后成功開展了INFIX技術、TIFI技術及骶髂螺釘技術等,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此次研究通過先進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深入探討了釘棒系統固定Tile C1型骨盆骨折時,骶髂關節界面不同設置對骨盆生物力學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骶髂關節界面的穩定性對骨盆和內固定的應力分布具有顯著影響。患側骶髂關節復位和加壓效果越好,界面越穩定,骨盆整體穩定性越高,內固定失效的風險也越小。這一發現為臨床治療中如何優化骶髂關節復位和固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此次研究是繼我院骨創外科一病區團隊在國際JCR Q2區期刊《PloS One》發表關于椎弓根螺釘治療Tile C1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成果后的又一力作。此前的研究首次采用有限元方法探討了不同置釘方式和直徑對Tile C1型骨盆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學影響,填補了國際上的研究空白,獲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此次研究的成功發表,不僅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在骨盆骨折治療領域的學術影響力,也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治療方案選擇。
骨創外科一病區團隊將繼續秉承“創新、精準、務實”的科研理念,深耕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推動更多創新性成果的轉化應用,為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骨創外科一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