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10月30日,1例31歲青年女性因重大車禍傷導致右下肢嚴重開放性損傷,患者失血過多導致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足踝外科徐潭潭醫生急會診迅速查看病情,患者右側股動脈斷裂,股骨、脛腓骨粉碎骨折,危及生命,并匯報給潘維亮主任。潘主任當機立斷,須立即將患者送入手術室進行搶救!急診科在王霞護士長的指揮下,完善術前備血等并為患者開通急診綠色通道,由劉利軍護士護送患者進入手術室。
手術過程中,患者血壓幾度監測不到,生命垂危。在王春奎、楊夏、段瀟麻醉醫師團隊和陳琳琳、張建永、李坤麗等護理團隊的配合及輸血科的全力支持下,手術歷經5個小時順利完成。
術后,患者血壓仍難以維持,遂轉入ICU。在ICU于波、劉翠香等醫護團隊密切監護下,患者成功蘇醒,同時下肢肢體一期保肢成功,等待后續進一步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平穩,轉入足踝外科繼續觀察并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潘主任介紹,在創傷救治領域,患者受傷后的前1小時在臨床上被稱為“黃金1小時”,這個階段是急診救治的關鍵時期。該類患者需要立即進行抗休克,急診要快速精準檢查、判斷病情,同時綠色通道進入手術室手術探查救治。這種創傷的救治是先期處理急、危的傷情部分,其他待生命體征穩定再后續處理,各個環節就是一個字--“快”!時間就是生命!最好由一個主導科室(一組既能處理骨折又能處理神經、血管的大夫)牽頭完成救治工作,這樣能大大縮短救治時間,同時,多學科(如麻醉科、重癥監護、護理團隊等)多名醫務人員協作診療模式與骨外科創傷急救優勢學科融合,實現急救全程“綠色通道”的無縫對接是該急重癥患者成功救治的關鍵。
急診科、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及重癥醫學科為患者提供急診復蘇、生命支持及確定性手術、危重期的規范化護理等各個環節的全面救治,這是我院綜合實力的強有力體現,下一步我院將充分發揮區域創傷中心的輻射作用,應用創傷救治多學科的協助診療模式,進一步提高創傷患者救治成功率,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徐潭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