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大自然的一切,特別是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直接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中醫十分重視這個關系,認為人體健康和氣候不能分開,必須和自然環境相適應才能無病和長壽。
在春天通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它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
五臟中的肝經是我們生命中主生發的組織。肝、膽互為表里關系,所以我們把它比喻為春天。在情志上肝主怒,當我們生氣憤怒之時,就會肝氣上升,心火過旺,血往上涌,甚至青筋裸暴,所以古人用怒發沖冠來形容一個人的憤怒。肝主藏血,喜條達通暢,在養生中,疏泄肝氣是確保一個人神清氣爽的前提。
每到春天,發生肝病或肝病復發的患者就會較其他季節多。這是因為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郁結,都容易損傷肝臟。如情志不遂,肝陽上亢,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還容易發生中風。有的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上消化道出血,這是由于春天比較溫暖,陽氣升發太過,氣血運行失常造成的。中醫認為,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屬于濕熱疫毒之邪侵犯肝體,肝氣“郁滯”,波及營血。如果不注意養肝,就會肝氣“郁滯”,氣滯血瘀,血液就會運行不暢,肝硬化也會進展,肝病也會加重。
別累著:因肝主筋,司全身筋骨關節之運動,過勞則耗血損氣而傷肝,致正虛邪戀,疾病纏綿難愈,適當的休息對肝病患者十分必要。如乙肝患者,在急性期應以臥床休息為主;慢性乙肝患者,則應注意勞逸結合,擔任輕微的工作;乙肝恢復期或乙肝病毒攜帶者,活動當以無疲乏感為度。
多運動:春季是萬物萌動的大好時節,也是體育鍛煉的黃金季節。走進大自然,盡情地吸收春的氣息,活動肢體,以助肝氣生發,吐故納新,煥發生機。在春季開展適合時令的戶外活動,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放風箏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
要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 怒傷肝,肝為剛臟,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郁。怒則傷肝,精神抑郁日久或突然、強烈的暴怒皆可導致肝之氣血失調,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誘發肝病加重。故肝病患者宜節情志,避免過度精神刺激,尤需慎怒。工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時進行宣泄,防止肝氣郁結。心情舒暢,情緒飽滿,有益于“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平時要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