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近日,我院婦科門診成功為一名子宮大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放置了“吉-曼組合環”,解決了該患者子宮偏大、無法穩定放置曼月樂治療疾病的困擾,避免了切除子宮的痛苦。
患者,女,44歲,因“陰道不規則流血1個月”來院就診。既往月經不規律8個月,月經量偏多,月經期延長至半月,血紅蛋白73g/L(中度貧血)。給予診刮術,術后地屈孕酮治療,但停藥3個月后再次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彩超提示子宮內膜厚約2.6cm,宮腔鏡電切病理提示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如果不進行干預,術后復發幾率仍很高。進一步的處理只有兩條路:一是藥物治療,二是子宮局部藥物治療--宮內放置曼月樂藥環,首選放曼月樂環。但患者子宮過大,宮腔過深,放置曼月樂環脫落的概率很高。經過科室團隊討論,決定將吉妮環和曼月樂環重新組合,利用曼月樂環中的藥物治療疾病,同時利用吉妮環的固定裝置將曼月樂環穩穩地固定在子宮壁上,不易脫落,一舉兩得,即可以不用長期口服藥物,又可以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成功放置吉曼環后,患者治療效果非常明顯,無腹痛及異常陰道流血等不適癥狀。
曼月樂環即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為一個T形、純塑料的避孕環,其特點是既可以避孕,還可以緩慢釋放釋放藥物,從而治療臨床多種疾病。曼月樂環和其他避孕環不同的地方在于下形的豎桿上有一個緩慢的藥物釋放系統,每天可以釋放20微克左右的左炔諾孕酮。通過藥物釋放作用在子宮內膜上,高效避孕的同時可以治療子宮腺肌病及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等疾病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等。但令人無奈的是,曼月樂環是“均碼”的,對于“大子宮、宮頸內口松弛”患者易出現移位、脫落,導致很多“大子宮”患者選擇手術。
而吉妮環是由比利時婦科專家Dr.Wildemeersch發明的。它是有一種由6截銅組成,每個銅長約5mm,直徑約2.2mm,串在一根聚丙烯生物縫線上,線頂端距第一個銅套1厘米處有一個線結(吉妮小結),它的作用是像一個“倒鉤刺”一樣把環固定在子宮肌肉中,6個銅套上下2個是固定在尼龍線上的,中間4個可以活動。吉妮環具有其他節育器不具備特性:不易脫落!它的頂端線結可以牢固的固定在宮腔內,尤其適合于子宮偏大,既往有宮內環下移病史的患者,優先推薦吉妮環。
吉曼環就是吉妮環和曼月樂環的組合裝置。是曼月樂環脫落的救星, 能夠有效解決“曼月樂”環在大型宮腔中的脫落問題。
吉曼環放置適應證
痛經、子宮內膜息肉等有放置曼月樂適應癥的患者,合并有子宮增大,宮深≥10cm的大型宮腔,或曾經由于宮腔過大致曼月樂放置后出現下移者。
吉曼環放置時機
與一般放置曼月樂時機相同。一般建議在月經第4-5天經量轉少時、或者診刮術后五天之內(待病理結果回報),子宮內膜最薄時為上曼月樂的最佳時間。
吉-曼宮腔固定“組合環”技術操作方便、快捷、價廉,無需住院,最重要的是消除了患者對于手術的焦慮和擔憂,也保住了女性的重要器官--子宮,給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患者帶來了福音。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李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