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醫學上正常的空腹靜脈血糖是3.9-6.0mmol/L,對于非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的標準為:空腹血糖<2.8mmol/L。炎熱的夏季,可能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情煩躁等生理心理變化,廣大糖友要警惕低血糖的發生。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高血糖致病,低血糖致命。”低血糖有多可怕呢?低血糖不但能在短時間內引起不適,嚴重者甚至當場會有生命危險。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發癥,正確識別和及時處理低血糖十分重要!
低血糖有哪些危害?
心血管系統功能受損:低血糖發生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造成心血管系統功能受損,通常表現心率加快、脈壓增加、促發心律失常、靜息期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神經系統受損:葡萄糖是腦組織活動的主要能源,嚴重低血糖就會引起大腦的功能障礙,從而導致意識恍惚,抽搐驚厥甚至昏迷。長期反復嚴重的低血糖發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可能引起精神失常、癡呆等。持續性的嚴重低血糖會引起意識喪失,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甚至導致死亡。
出現哪些癥狀提示低血糖?
低血糖時的癥狀與血糖水平以及血糖下降的速度有關,可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心跳加快、饑餓感、出冷汗、頭暈、手抖等。中樞神經癥狀:如神志改變、認知障礙、抽搐和昏迷。發生低血糖時,可沒有任何癥狀,稱為無癥狀性低血糖,如果這種低血糖未及時發覺,后果往往是致命的。這種低血糖常見于老年糖尿病、病程較長的1型糖尿病、平時血糖控制較嚴格的糖尿病、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的患者。有些老年患者發生低血糖時常可表現為行為異常或其他非典型癥狀,如說話不清,答非所問,平時舉止端莊,忽然衣冠不整,無緣無故打架等,這些行為與習慣發生改變,需要格外關注。另外,不同的人,低血糖時的癥狀也不會相同,可以出現以上一種或者幾種癥狀,需要注意識別。
出現低血糖應如何處理?
如低血糖癥狀較輕,建議先測個血糖。因為有些人有低血糖癥狀時血糖并不低,甚至有高血糖的。如果不測血糖,盲目進食含糖食物,有可能造成高血糖。如果確是低血糖,饑餓感也比較明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吃含糖的食物,一般是吃含糖15-20克的快速升糖食物,如4塊葡萄糖片、2-4塊方糖、150毫升可樂、250毫升脫脂牛奶等;如果沒有以上含糖食物,也可以食用含淀粉較多的餅干、饅頭、粥等;肉類和脂肪的東西不能馬上糾正低血糖。進食和飲水時要細嚼慢咽、緩慢飲用,避免引起嗆咳或窒息。如果患者在進食、飲水后低血糖癥狀沒有好轉,要警惕是否發生了心臟病、腦卒中等其他嚴重疾病,應立即呼叫救護車。若出現低血糖昏迷,應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如何預防低血糖?
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幾乎可以抹殺掉多年來長期血糖控制的所有努力。低血糖對身體的危害猛如虎,發生一次就可能讓你的身體受傷,如果搶救不及時,甚至會要了命。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提防低血糖的發生。
(1)日常生活中應警惕易誘發低血糖的因素:年齡>60歲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標較嚴格的患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空腹或大量運動;大量飲酒;使用長效強效降糖藥物;嘔吐、腹瀉、進食量減少。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合理飲食:三餐保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能只吃蔬菜水果,或只吃雞蛋、牛奶,不吃主食。適當運動: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但過量的運動可以導致低血糖,糖尿病友應避免長時間超負荷運動。外出時可以攜帶能夠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餅干等,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立即食用這些食品來緩解不適。減少酒精攝入:酒精會抑制肝糖原的釋放而使人發生低血糖,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飲酒,尤其不能空腹飲酒。選擇合適的降糖藥物:要遵醫囑,不能自行增減藥物劑量和種類,更不能自行去藥店購降糖藥物。注射胰島素時,要按時注射,注射前要仔細核對胰島素名稱和注射劑量。監測血糖:自我監測血糖至關重要,尤其是經常發生低血糖和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當出現進食不規律和胰島素劑量變化時,要注意增加血糖監測次數。
(甘宜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