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病嗎?不全對!
中年少女們從 35 歲開始,隨著年齡增長,雌激素對骨代謝的影響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在絕經后特別是更年期期間,雌激素分泌明顯減少,骨吸收過程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這是絕經期女性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的原因,女性絕經后第一個10年骨丟失最嚴重。
什么是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特征性表現。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嚴重后果?
為了不做“嘎嘣脆”的脆脆骨,爭當“硬骨頭”,中年少女們,現在就開始早早預防起來,給您的骨骼加加量吧!
1、合理膳食搭配
多食含鈣、磷高的食品,其中250毫升的牛奶含鈣約250mg;少吃糖、食鹽,少喝碳酸飲料,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節食減肥要合理。
2、健康生活方式
適度參加戶外運動;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和濃茶。
3、適當補充鈣劑
孕婦每日要1500毫克鈣;絕經后,每天需攝入大約1000毫克鈣,切勿大劑量補鈣。
4、早預防 早治療
積極治療與骨質疏松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哮喘、類風濕關節炎、慢性腎病、甲亢、慢性肝病等。
5、多曬太陽
中國人飲食中所含維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維生素D3依賴皮膚接受紫外線照射后合成。多曬太陽對維生素 D 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建議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日曬。
注意以下幾個誤區:
1、骨頭湯補鈣?補錯了,不如自來水!
小時候常聽說,喝骨頭湯就能補鈣,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和烹飪方法有很大的關系。一般壓力鍋或者瓦煲熬的豬骨湯,里面的鈣含量極低,真要喝骨頭湯補鈣,最好用醋來熬湯,少放鹽,多鹽也會影響鈣的吸收,讓鈣離子溶解出來,并且骨髓中含大量脂肪,乳白色的骨湯是脂肪被煮出后和水形成,嘌呤含量也高,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 人群要少喝。
2、蝦皮補鈣?不如吃蔬菜
有的人一看蝦皮含鈣量991mg/ 100g,就在菜里放點蝦皮。其實,選擇高鈣食物,除了參考鈣含量,還得看食材的食用量。絲瓜蝦皮湯一般也就放5到10g蝦皮,不如多吃一些綠葉蔬菜,你大口吃進去的蔬菜含鈣的總量可能更多。
3、缺維生素D的影響只是缺鈣嗎?
很多人知道維D可以幫助補鈣,卻不知道缺了它還有什么其他危害。事實上,缺維D不僅與骨代謝有關,還和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聯,也與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有關。
4、等老了再預防骨質疏松,為時不晚?
從出生起骨形成要大于骨吸收,骨骼一天天變得結實和強壯,20歲以前骨骼沉積速度最快,20歲時基本達到最高骨量的90%,30歲達到最高點,到此骨量積累停止,如果把骨骼代謝比作銀行存儲,骨形成好比存錢,骨吸收好比花錢,20歲前銀行儲備越多,以后發生骨質疏松的可能越小,所以防骨質疏松要從娃娃抓起,不偏食挑食,飲食結構均衡,讓小孩子跑起來跳起來,這樣骨頭才結實。
骨質疏松,防大于治!從現在起,正確的生活方式就是你抵抗骨質疏松最有利的武器!
(呂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