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癲癇是一組由于腦部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的慢性腦部疾病,俗稱“羊角風”“羊癲風”。癲癇在任何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以嬰幼兒及老年人多見。歷史上很多名人,如秦始皇、拿破侖、林肯、古羅馬凱撒大帝、蘇格拉底、諾貝爾、梵高、海明威等都患過此病。
癲癇有哪些表現?
癲癇發作臨床表現多樣,常見者為雙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四肢僵硬、抖動,有時伴有尿、便失禁。
癲癇需要做什么檢查?
1.腦電圖檢查:腦電圖是能夠反映腦電活動最直觀、最便捷的檢查方法。視頻腦電圖可通過視頻監測記錄患者發作時的癥狀,協助癲癇及發作性事件的診斷。腦電圖檢查無輻射,對人體無傷害,是癲癇患者最常規的檢查,必要時可延長監測時間或多次檢查。
2.神經影像學磁共振成像(MRI):對于癲癇的結構性病因有重要的幫助,部分患者可進行顱腦CT檢查。其他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磁共振波譜(MRS)、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SPECT)、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等。這些檢查與腦電圖檢查不可互相替代。
3.其他輔助檢查:包括血液、尿液、腦脊液、心電圖及遺傳學檢測。
癲癇發作時應該怎么辦?
1.患者發作時,家屬應扶住患者,避免摔倒,引起摔傷,將患者轉移至安全地帶,同時解開衣領、領帶、扣子等,保持呼吸道通暢。
2.將患者頭部轉向一側,利于分泌物及嘔吐物流出,避免引起誤吸、阻塞氣道。
3.不要隨意掐“人中”,不要強行按壓、控制患者動作,以免骨折、關節脫臼等意外發生,也不要將任何物品放入患者口中,這可能會導致牙齒損傷或窒息。
4.注意觀察患者發作時表現及持續時間,如發作時間超過5分鐘,及時呼叫120急救。
5.發作結束后,讓患者安靜休息,監護到患者意識恢復清晰,對患者提供安慰及支持。
癲癇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么?
1.患者應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分的休息,避免睡眠不足;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長時間看手機、打游戲;合理飲食,避免進食咖啡、茶葉、飲酒、可樂等。
2.適當運動,避免單獨外出,盡量避免游泳、登山、騎車、開車等。
3.堅持按時服藥,避免私自減量、停藥或更換藥物,以免發作加重。注意記好癲癇發作日記,注意藥物使用劑量時間及發作時癥狀及發作頻率,以便醫生更好的調整治療方案。
4.患者需定期到醫院復查,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定期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及血藥濃度等。
5.女性患者懷孕前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抗癲癇發作藥物的應用,以減少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
6.部分藥物可能誘發癲癇發作,如青霉素類、喹諾酮類抗生素(如××沙星)、抗精神類藥物(如氯氮平、氯丙嗪、丙咪嗪、氟哌啶醇等)、激素類藥物(如潑尼松、地塞米松)、部分感冒藥等,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孫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