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雨水節氣,這樣養生
日期:2023-02-11 瀏覽量:2694
2月19日,今年的第二個節氣雨水就要到了。雨水節氣的主要特點是雨水增多,氣溫起伏較大和寒潮多,這時候會出現我們常說的“倒春寒”。那么,這些天氣的變化會對人們產生哪些影響呢?我們應該怎樣養生,防范疾病的發生呢?
一、注意保暖
雨水節氣期間,雨水多,而且氣溫偏低。如果過早脫減衣物將對身體有不利影響,會因為風寒的侵襲而出現風寒感冒、肢體發涼麻木、疼痛等不適,久之甚至會引發關節的問題。春天風邪常見,風邪易襲頭面還會導致面癱。“春捂秋凍”是老百姓常說的,這個時節冷空氣頻繁,大家日常外出時應注意保暖。雖然天氣逐漸變暖,也不能“只要風度,不要溫度”。
二、飲食調理
雨水節氣多雨,多濕,春季五行屬木,肝木易克脾土而損傷脾胃。雨水前后飲食應注意少食油膩之物,肥甘厚膩難消化,易生濕困脾;同時也應少食寒涼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此時,可多進食鯽魚、胡蘿卜、山藥、小米等物以健脾養胃。
三、調暢情志
肝屬木,與春季相應,肝的功能以疏泄為主,具有疏通、條達以保持全身氣機舒暢的作用。若肝失疏泄,太過或者不及都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動異常。疏泄太過,表現為煩躁易怒、頭脹頭痛、面紅目赤等;疏泄不及,則表現為抑郁寡歡、悶悶不樂等。所以,春季我們要讓自己心情保持愉悅,心境平和,同時不要壓抑自己。?(理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