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小兒肺炎可謂是小朋友最容易沾惹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媽媽們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在孩子出現可能癥狀時就要警惕肺炎。那么小兒肺炎有什么癥狀嗎?患小兒肺炎怎么辦?怎么做才能預防小兒肺炎呢?
什么是小兒肺炎?
肺炎是指發生在終末氣道、肺泡、肺間質的炎癥,是一種呼吸道疾病,在四季都可能發生,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小兒肺炎是肺炎的一種,主要是指在嬰幼兒時期(即0-3歲),孩子較易感染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該病的發病率較高,其表現為孩子咳嗽氣喘,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等。通常小兒肺炎是因為感染了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或者是由于一些過敏癥狀,再或者是在羊水、油類被吸入時引起,孩子可以打疫苗來預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發病原因
小兒肺炎的患病時間有兩種可能:孩子出生時或者出生后感染肺炎。
· 剛出生就患有小兒肺炎
孩子如果在出生后就有小兒肺炎,大多數是寶寶在子宮里或者剛出生時染上。孩子作為胎兒在媽媽子宮里時,子宮里還滿是羊水。當出現胎動不正常,或是臍帶繞頸,或是在孕婦生產過程中胎心不正常等情況就會導致胎兒缺氧,胎兒的呼吸幅度會變大,羊水就會被吸入肺泡,胎兒就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當發生胎膜破裂,媽媽羊水早破,生產時間延長,或是在分娩的過程中,羊水或者產道的分泌物被細菌污染,而寶寶不幸吸入就可能引起細菌性肺炎。若胎兒吸入了摻有胎糞的羊水,還會引起胎糞吸入性肺炎。
·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
新生兒感染到肺炎可能是因為新生兒接觸到了帶有病菌的人,受到傳染引起肺炎。或者是因為剛出生的孩子患有腸炎、臍炎和敗血癥等病癥,體內有細菌,并且由血液進行傳播,導致新生兒感染并引起肺炎。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肺炎則可能由病毒,微生物等引起,或是因為孩子由于飲食不當引起。孩子喜歡吃太甜,太咸的食物或是一些油炸食品,就可能導致體內積食、內熱,一旦孩子得了風寒就很可能會感染肺炎。
小兒肺炎有什么癥狀
1.一般癥狀
(1)發熱:孩子有發熱癥狀,體溫可能較高,多在38℃以上,最高可能達到40℃。
(2)咳嗽呼吸急促:小嬰兒更有可能出現嗆奶,抗拒飲食,嘔吐等狀況。
(3)精神狀態不佳:可能會有精神萎靡,煩躁,胃口不好,哭鬧不停,腹瀉等癥狀。
2.呼吸系統癥狀
(1)咳嗽:孩子一開始多為干咳,喉嚨中出現痰后,會產生痰鳴音。咳嗽嚴重時會伴有嘔吐,嗆奶等狀況。
(2)呼吸系統癥狀:孩子呼吸較淺,鼻翼扇動,有些孩子唇部或指甲有輕微發紺現象。肺部癥狀在肺炎早期還不是很明顯,肺炎中后期可以聽到肺部有水泡音。
3.其他系統癥狀
(1)循環系統癥狀:嬰兒患有肺炎時,可能有心肺功能不全的表現。若孩子的心跳次數增加到160-200次/每分,唇部發紺,手腳有水腫現象,排尿次數減少,肝臟可能迅速變大。
(2)神經系統癥狀:孩子由于輕度缺氧會出現煩躁,嗜睡等癥狀,甚至可能出現昏睡甚至昏迷不醒等癥狀。瞳孔出現變化,對光時,反映較為遲鈍或是沒有反應。前囟門凸起,有時可能會出現腦膜刺激征(即腦膜病變引起的癥狀),嚴重的會引起中毒性腦病。
(3)消化系統癥狀:孩子食欲不振,伴有嘔吐,腹脹,腹瀉等狀況。嚴重者消化道會有出血狀況,嘔吐物呈咖啡色,或出現便血,呼吸困難等狀況。如果孩子還出現腸鳴音變弱甚至沒有的情況,可能是感染了中毒性腸麻痹,也可能感染中毒性肝炎。
小兒肺炎怎么護理
家長要配合好孩子的治療的并做好護理工作:
1.創造良好環境
家長要經常打掃房間,開窗通風,促進空氣流動,但也要防止穿堂風,因為穿堂風反而不利于小兒肺炎的恢復。家長要保持室內環境的安靜,整潔,舒適,室溫要保持在20℃左右,室內濕度也要保持在55%-65%,使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濕潤,讓孩子更容易的咳出分泌物。家長在孩子恢復期間也要盡量少邀請客人到家做客,探視者也盡量不要停留太長時間,減少細菌的傳播。
2.飲食要求
孩子可能因為發熱,出汗等原因,身體會失去較多水分。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補充水分,水也可以使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濕潤,有利于濃痰的稀釋,幫助寶寶排出痰液。給寶寶進行自下而上地拍背,平時也要讓孩子多翻身,幫助孩子排出痰液。如果孩子還在哺乳期,則盡量母乳喂養。喝奶粉的話,家長要控制好奶量和奶濃度。孩子還在腹瀉的話,就給他喂脫脂奶。在恢復期間,孩子的飲食應該更加清淡,讓孩子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并補充蛋白質。家長要準備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給孩子補充營養,促進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危重患者不能進食的話,就只能通過靜脈輸液補充水分。
3.呼吸通暢
孩子感染小兒肺炎時可能有缺氧現象,所以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鼻腔內是否有干的鼻痂和其他分泌物,也要注意孩子咽喉部是否有痰液。若有,則家長要及時清除這些堵塞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孩子的通氣功能,減少缺氧現象,加大肺泡的通氣數量。
4.謹遵醫囑
孩子要按照醫生指示按時打針,吃藥,避免病情反反復復。
5.加強鍛煉
孩子身體痊愈后,家長要多帶孩子到室外運動,多曬曬太陽,加強鍛煉。在流行性病毒肆虐期間,要盡量少帶小朋友到人多的地方,以防出現交叉感染。
6.口腔護理
若孩子咽喉部痰液較多,家長應幫助孩子盡快將痰液咳出,避免因痰液無法排出而阻礙孩子的恢復情況。在小朋友身體情況不錯的情況下,父母可以把他抱起,并輕輕的,自上而下的拍打背部。若孩子經常臥床,家長應幫助孩子多多翻身,以免肺部出現淤血不化等情況,同時翻身也可以促進痰液的排出。
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
小兒肺炎的治療有兩種方法:中醫和西醫。
1.中醫治療
中醫講究對癥下藥,對人下藥。
(1)里熱外寒
癥狀:孩子流鼻涕,鼻塞,不出汗,怕冷,咳嗽喘氣嚴重,舌苔為白色,脈象表淺。
方法:治宜清熱散寒、宣肺定喘,用麻杏甘石湯加味:麻黃3克、杏仁6克、甘草3克、前胡3克、生桑皮9克、生石膏9克、炙枇杷葉9克,水煎服。如喘急加地龍6克、葶藶子6克。
(2)溫邪犯肺
癥狀:孩子發高燒,神志不清,鼻子干燥,不流鼻涕,咳嗽頻繁,痰液少,舌苔呈薄黃色。
方法:治宜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銀翹散加味:甘草3克、杏仁6克、魚腥草9克、大青葉12克、葦根9克、牛蒡子9克、竹葉9克、銀花12克、蒲公英18克、羚羊粉0.5克(沖服),水煎服。咳重加桔梗6克、炙枇杷葉9克。口渴重者加花粉9克、元參9克。?
(3)燥邪傷肺
癥狀:孩子口干舌燥,鼻子也干,只是咳嗽不吐痰液,或是痰液吐不出來,咽喉干痛,總是覺得口渴,舌頭發紅。?
方法:治宜養陰清燥、潤肺止咳,桑杏湯加減:甘草3克、沙參6克、杏仁6克、桔梗6克、川貝6克、全石斛9克、花粉6克、胖大海9克,梨皮為引。燥甚者加青果9克、麥冬9克。
(4)濕熱郁肺?
癥狀:孩子喉嚨里痰液多,有濃重的痰聲,鼻翼扇動,舌苔變厚且肥膩。?
方法:治宜清肺開郁、滌痰祛濁,千金葦莖湯合貝母瓜蔞散加減:瓜蔞6克、杏仁6克、葦根9克、冬瓜子9克、生苡仁9克、生桑皮9克、浙貝9克、萊菔子9克、天竺黃3克。痰吐不爽者加半夏3克、竹茹6克。?
2.西醫治療
· 藥物治療
(1)抗生素治療:主要用于細菌性肺炎。首先選用青霉素治療,若對青霉素過敏,或是使用青霉素后效果不好 ,則改用紅霉素,林克霉素,頭孢等藥物。支原性肺炎多用紅霉素治療,療程大約為2周。輕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直接口服抗生素。
(2)抗毒素治療:利巴韋林,無環鳥苷等。
注意:使用藥物之前要詢問醫生的意見,得到醫生的許可后才可以安全服用。
· 對癥治療
(1)吸氧:發紺癥狀者吸氧使用。
(2)鎮咳:口服或肌注非那根。
(3)化痰:霧化吸入糜蛋白酶。
3.治療期間的護理
家長也要注意在孩子治療期間的護理,孩子的飲食,衣物,環境等方面都要特別注意。家長要經常開窗通風,促進空氣流動。在孩子的房間內盡量不抽煙,要讓孩子盡量遠離鳥籠或其他有毒、有害物體,如煤氣,油煙,油漆,敵敵畏等。同時父母也要經常注意天氣預報,注意氣溫的升降,及時給小朋友增減、穿脫衣物。
小兒肺炎飲食宜忌
· 宜食
1.家長要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和營養。
2.家長要給孩子準備清淡,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且要是富含維生素,高熱量的。孩子感染肺炎后會發高燒,常會食欲不振或拒絕進食,所以媽媽要準備好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也要準備一些能補充蛋白質的食物,給孩子補充蛋白質。
3.孩子若還在發熱,家長只能給孩子準備母乳,湯(肉湯,菜湯,蛋湯等),水果汁等流質食物。
4.孩子退熱后,家長可給孩子準備面條,稀飯等半流質的食物。孩子在這之前由于發熱和呼吸幅度變大,次數增多,水分流失變多,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準備適量的糖鹽水。
· 禁食
1.多糖食物
雖然糖分能夠補充熱量,但并不能補充其他營養元素,且糖分補充會抑制白細胞的殺菌作用,補充越多抑制越厲害,反而會阻礙孩子恢復健康。? ??
2.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刺激性大,會使孩子體內熱盛,孩子容易出現口渴,大便干結等現象,還會加重孩子的病情,所以家長不能給孩子準備辛辣食物或者是在食物中加入辛辣調味品。
3.油膩食物
孩子吃多了油膩食物,如蟹黃等,會影響胃的消化,會影響其他營養元素的補充,降低抵抗力。
4.生冷食物
孩子不能吃生冷食物,如西瓜,冰的飲料,香蕉,梨,冰激凌等。孩子多吃生冷食物會使體內陽氣低下,陽氣低則會導致孩子抵抗力低下,還會影響消化功能,阻礙病愈。特別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孩子更不能吃生冷食物。
5.酸性藥物和食品
孩子感染肺炎后,就不能吃桔子,維生素C,梅子等酸性的食物和藥。這些都是孩子愛吃的食品,但這些食物會阻礙孩子出汗。
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1.接種小兒肺炎疫苗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HIB(B型流感嗜血桿菌)等疫苗都有利于孩子預防小兒肺炎。但家長給孩子接種疫苗前要搞清楚孩子是在1歲之前還是1歲之后才能接種疫苗。如果孩子錯過了接種疫苗,家長要問醫生該如何彌補。
2.注意衛生習慣
家長養成孩子洗手的好習慣。孩子的餐具和杯子也要和大人的分開。餐具要做到定期消毒,家里的衣被,大件家具,地板,地毯也要定期清洗,消毒。特別是家里容易被細菌,病毒,病原體污染的地方,如玩具,門把手,電話等,家長要經常清潔這些地方。
3.保持良好的環境
家里要經常開窗通風,使空氣流通。家長也盡量不要在家里面抽煙,如果要抽煙的話要到陽臺上去抽煙。據研究顯示,吸煙有害健康,孩子長期生活在煙霧環繞的地方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患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
4.加強鍛煉
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若有家人感染了呼吸道疾病,要進行隔離,以免空氣傳播病毒。
5.做好消毒,防止復發
(1)餐具消毒
餐具消毒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蒸煮。這種方式可以讓細菌中的蛋白質凝固并變性,而且對于一般的病原體來說,只要在燒開的水中待上20分鐘左右,就會統統死亡。要注意的是,蒸煮的時間從水燒沸后開始算起,蒸煮時要將餐具完全放入沸水中。若在高原地區進行蒸煮,大氣壓力比平常低,要加長蒸煮的時間。??
(2)家具消毒
要定時用消毒劑擦拭家中電話,門和門把手,窗戶或衣柜等大件家具。
(3)衣被消毒
若使用清水或溫水機械洗滌衣物、被套,只能洗掉衣被表面的臟污,灰塵和細菌。所以在清洗患者的衣被用具時,要適當加入消毒劑,達到殺毒的效果。
(4)患兒用具消毒
患兒衣物和使用的餐具、體溫表、水杯等都要進行消毒。患兒的餐具不要和其他人的混用,每次餐具用完后要進行30分鐘蒸煮消毒,體溫表用完后也要浸泡在75%的酒精內30分鐘進行消毒。對于患兒使用完畢的紙巾以及其他要扔掉的用具、衣物,建議進行焚燒消毒。
小兒肺炎的常見認識誤區
很多家長對小兒肺炎了解不深,可能會出現以下誤解:
1.沒發熱=沒得小兒肺炎
錯。雖然小兒肺炎的主要癥狀之一就是發熱,但是孩子不發熱不意味著就沒感染小兒肺炎。孩子感染該病后,可能會發熱導致體表溫度高,但孩子也有可能不發熱,甚至可能體溫低于正常溫度。流行性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都有發低燒或不發熱的情況。特別是新生兒感染小兒肺炎時,孩子可能既不會發熱,也不會咳嗽,這些家長都要注意了。
2.肺炎用藥沒效果,馬上換藥
錯。孩子得病了,家長肯定會非常擔心,當孩子吃了藥過后還沒好轉,家長就會認為藥物沒有效果,要求換藥。有的藥物治療不可能做到立竿見影,要經過一段時間后才會起效。原則上,如果孩子病情并沒有繼續惡化,家長應謹遵醫囑,用藥3天過后再看藥有沒有起效果,再作出決定。如果頻繁換藥可能會阻礙孩子恢復健康。
3.吃藥后好轉,馬上停藥
錯。家長認為孩子吃藥后就不再發熱,就說明孩子已經好轉,便馬上停藥。這種做法絕對是錯誤的。孩子需要吃多久的藥應根據致病病原體、病情和孩子的身體情況決定。家長應謹遵醫囑,不能擅自停藥。家長用用停停可能導致肺炎轉成遷延性肺炎或是慢性肺炎。
4.未經醫生允許,擅自用藥
錯。有的家長在知道孩子得了肺炎后直接去藥店買藥喂,并沒有對癥吃藥,這反而會導致由病毒、真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引起的肺炎病情加重。家長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要擅自用藥。
5.給孩子穿很多衣服,以免著涼
錯。孩子的衣物、被子太厚,讓他感覺太熱,煩躁,反而會導致孩子呼吸急促或是呼吸困難。孩子穿的太厚,若有發熱癥狀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父母在家應將室內的窗戶打開通風,促進空氣流通,保持陽光充足,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減少細菌,所以要經常將衣被暴曬于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