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我院組織全院職工及外包公司人員進行新冠疫苗接種。為確保新冠疫苗接種順利實施,醫院專門成立領導工作小組,由公共衛生科牽頭,通過相關科室的積極配合,籌建臨時接種點、加強疫苗流通存儲、接種流程、資質驗證、人員培訓、醫療保障、信息報送的各環節管理。
通過前期摸底,此次自愿接種新冠疫苗的醫護人員1359人,共安排10名醫護人員負責接種工作,預計14天完成首針接種任務。按照疫苗發放數量,截至1月14日,全院新冠肺炎疫苗已接種300劑次,未發生接種異常反應。

按照醫院防控重點崗位工作要求,首先安排發熱門診、急救中心、醫學重癥、門急診預檢分診、呼吸科、兒科等科室一線醫護人員完成第一批次接種任務。接種現場秩序井然,接種人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規定,受種者按要求留觀30分鐘,無異常接種反應發生,再離開現場。
疾病感染高風險人群有涉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人員,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學習人員,面臨較高境外疫情風險的邊境口岸工作人員(口岸專班),醫療衛生人員;關鍵崗位職業人群有政府機關人員,公安人員,武警人員,消防人員,社區工作者,基本生活物資供應保障從業人員(物品、水、電、暖、煤、氣相關人員),城市服務人員(交通、物流、養老、環衛、殯葬、通訊相關工作人員)。不適合接種的人群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正處在發熱、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亂的人群以及嚴重的肝腎疾病、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惡性腫瘤患者等人員。新冠疫苗說明書中的禁忌要求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得接種。因此備孕婦女須在疫苗接種后適當推遲懷孕時間,參考其他滅活疫苗,建議在接種3個月以后懷孕。所有接種人員在接種前要詳細閱讀知情同意書,身體不適可暫緩接種。不在18-59歲接種年齡段范圍的人員,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數據披露,明確是否后續能夠接種。新冠肺炎病毒發現的時間還不長,所以現在說這個疫苗能夠保護多長時間還為時過早,還不能下這個結論。目前證據提示,按世界衛生組織規定要求,疫苗保護期達到半年以上,基本上沒有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頭痛發熱,還有接種部位局部的紅暈,或者出現了硬塊,另外還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這樣一些常見的不良反應。接種對象完成接種后,應在接種現場留觀30分鐘方可離開,現場工作人員會告知受種者接種新冠疫苗常見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后續健康狀況觀察、處置建議以及聯系方式等。回家后出現了不良反應相關癥狀,報告接種點工作人員,必要時及時就醫。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接種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