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學
research teaching
流水不腐,通則不痛——我院肝膽血管外科獨立完成髂動長段閉塞病變腔內開通和支架成形術
日期:2017-06-19 瀏覽量:2947
近日,我院肝膽血管外科收治一例右側髂動脈長段閉塞的病患。患者長期受腿痛困擾,行走不能超過二十米。疼痛導致夜間睡眠質量極差,幾乎每天都需止痛藥物緩解疼痛。病情一再拖延,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出現腿部壞死可能。為此,我院肝膽血管外科血管專業組精心協作,使用目前國際先進的雙向開通法,從左側肱動脈、右側腘動脈分別穿刺,經順行和逆行雙向同時操作,運用抓捕技術,成功獨立開通閉塞的髂總動脈和髂外動脈,順利進行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運,緩解了患者疼痛,挽救了患者生命,為進一步治療創造了良好條件。
術后,患者的疼痛奇跡般地緩解,第二天早晨查房時,激動地說,“這一覺睡得可真香,我已經快一個月沒好好睡覺了”。出院時,患者微笑著走出醫院,走向健康。
主動脈與髂動脈是人體中最主要的下肢血液供應通道,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狹窄、閉塞,患者便會出現下肢缺血癥狀,如下肢麻木、發涼和間歇性跛行等(間歇性跛行指短途行走100-500m后,出現雙腿發沉、走路腿軟等不適,休息后可緩解),嚴重者可出現下肢持續性疼痛,一旦側支循環建立不完善、斑塊脫落阻塞遠端、遠端血管內血栓形成均可引起下肢血供完全閉塞造成壞疽等惡性后果。
肝膽血管外科張傳國主任提示:一般秋冬季節天氣寒冷,是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夏季天氣炎熱,血管擴張和血流速度加快會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缺血疼痛的癥狀,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忽視這種疾病的治療。動脈一旦閉塞后出現下肢缺血,通常可無明顯癥狀或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長期吸煙、未控制的糖尿病是其明確的高危因素。間歇性跛行癥狀特異性低,可以是骨科腰椎疾病、血管外科下肢動脈疾病、神經內科神經系統疾病、內科心肺疾病等多科多種疾病的共同表現,就診時應注意全面檢查。平時切勿掉以輕心,出現下肢發涼、麻木、疼痛,應盡早就診血管外科,排查可能危及生命的動脈閉塞疾病,千萬別等到下肢出現壞疽再來,那時就為時已晚,治療非常困難了,甚至有時只能棄車保帥,截去壞死的肢體挽救生命。
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加上先進的診療技術,讓肝膽血管外科在血管疾病臨床診治方面處于本地區領先地位。科室主任張傳國對血管疾病臨床診治經驗豐富,學科骨干成員均在上海長海醫院、中山醫院等國內著名血管外科所在醫院進修學習,擅長現代微創介入手術和傳統經典開放手術等多種手段個體化治療主髂動脈、頸動脈、下肢動脈等重要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狹窄、閉塞病變,為血管疾病患者帶來福音。(李強)

肝膽血管外科血管專業組團隊正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