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學
research teaching
4月20日至5月23日,我院組織進行第二批技能指導教師選拔活動。結合臨床教學工作實際,本次選拔共設24項基本技能操作項目,各教研室91名中青年骨干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報名參加2至4項目的教師17名。
根據各項目特點,選拔活動采取模擬操作、理論考試等形式進行,以督導專家、第一批技能指導教師、教研室負責人三方面代表教師50名作為考官,認真評判、點評反饋,順利完成了考核選拔。
本次活動,不僅進一步充實了臨床基本技能操作指導教師隊伍,為推進同質化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更在全院掀起臨床教學比、學、趕、幫、超的熱潮,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這次活動,考官和參加考核教師們都印象深刻、感銘肺腑,下面,就看看他們的感受吧。
考官代表——婦產科學教研室蓋立文教師
1、“甘為孺子育英才”。我感受到了大家熱愛教學的赤誠之心和相互切磋的務實之心。
2、 “業必貴其專精”。考核教師操作規范,值得學習。
3、“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考核教師認真履行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指引學生創造良好的醫患關系。
4、“傳幫接帶,初心傳承”??己藭r考官們的客觀點評讓年輕醫師受益匪淺。
祝愿我院教學工作再創輝煌!
考核教師代表——婦產科學教研室蘇夢
在考核中,我充分意識到兩個“以人為本”。一是“以學生為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們聽懂、學會,教師要做到思路清晰,將操作流程中每個要點切中檢查目的去展開,散而不亂,才能將課程講到學生心窩里。二是“以患者為本”,醫者之道謂之德。操作是常規的,器械是冰冷的,可醫者仁心,做為醫者之師,必須要懷著仁愛之心,對患者做到尊重和理解,再將這種理念充分展示在課堂上。
考核教師代表——神經病學教研室王琦
參加臨床指導教師選拔,使我經歷從醫學生到醫生的心智蛻變,并找到今后將作為指導教師要努力的方向。
1、基礎與規范
扎實的臨床基本功是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學生的職業習慣產生深遠的影響,這要求我們必須要規范操作、精益求精。
2、關懷與共情
與患者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是我們需要重點示范的內容,而換位思考、共情同理,才能讓同學們更好的學為己用。
愿能與同學們一起同舟而濟,乘風破浪!
考核教師代表——急診醫學教研室劉仕友
在參加選拔過程中,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本科實習經歷。當時為了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曾省吃儉用攢錢購買了持針器與血管鉗,去練習切開縫合操作。
現在,我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日趨完善,很多模具設備是當年我不曾見到的。要利用好這些模具去授課并非易事,這需要我們轉換回學生的身份去認真學習和總結,然后再以老師的身份去教授給學生。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引燃下一代醫學生對臨床醫學的敬畏與渴望!(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