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園地
Medical care garden
嚴謹求精 科學規范 ——北京協和醫院進修感受
日期:2016-10-10 瀏覽量:2310
嚴謹求精 科學規范
——北京協和醫院進修感受
重癥醫學科孫彥奇
2016年3月4日,我有幸被派往北京協和醫院,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外科ICU進修生涯。進入協和醫院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教學樓與內科樓連廊上的北京協和醫院的辦院理念:待病人如親人,提高病人滿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員工幸福感。協和醫院把病人和員工的滿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足以看到協和的文化氛圍和人文理念。漫步協和大廳,抬頭望去,你會看到藍天白云,頓時心情舒暢;大廳里充滿寓意的雕塑;病房里走廊上的各種印象畫,處處彰顯著協和的人文氣息。
在協和重癥醫學科我們上的第一堂課時團隊精神,帶教老師告訴我們在協和可以不學知識,但一定要學習協和的團隊建設。重癥醫學科是一個龐大的集體,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時患者治療康復的前提。在我們的入科培訓中,重癥醫學科主任劉大偉跟大家說三句話讓我記憶猶新:第一,在協和醫院外科ICU里,醫生、護士、進修人員、護理員、衛生員,我們都穿一樣的衣服,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第二句,你們要把自己當主人,只有這樣,你所做的一切才都是為了這個大家庭好;第三句,大家要敢說話,協和ICU也不是完美的,把你認為對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在爭論中進步,ICU才會越來越好。在這個團隊里,醫生、護士、工人,各自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每個人都是為了病人著想,沒有抱怨、不會簡化流程,不會敷衍工作,這是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代代相傳。我想,這就是協和重癥的魅力。
協和重癥以嚴謹而聞名,不論是本院護士,還是進修人員,大家所推行的是標準化操作,事事有流程,時時講規矩。洗手的五個時刻,肺部物理治療,留置針的擺放,膠條的位置,早期活動,如何擠壓引流管,俯臥位通氣、收新病人等等,都制定了嚴謹的標準化操作規范。每次有新病人入室,大家都一起上,接監護、扎動脈、換插管膠布、留血標本、建立靜脈通道,所有人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大家在流程中做事就不會盲目。有一次我去給一個病人換去甲泵,老師說這個病人對去甲特別敏感,一定要雙泵更換,而且要先把新去甲在泵上走8分鐘,因為會有泵的延遲而導致藥物進不到血管,就這樣一件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也要用科學的方法去量化。除了對操作的嚴謹,還有對指標的嚴謹,從每日查房匯報時那紛雜卻有條理的數據,到晚交班時血壓目標、CVP目標、容量目標、鎮靜評估目標、APTT等諸多臨床參數目標,時時都在精準的調控各項診療。記得有一個病人要查動靜脈血氣,我先抽了動脈血,然后因為進行別的操作,10分鐘以后才抽的靜脈血氣,結果出來以后,大夫看到結果,詢問了我抽血氣的時間,然后告訴我因為他要看動靜脈血氣的對比,所以抽血氣的時間一定不能間隔這么長時間,因此,我果斷的又重新抽了一套。他們對數據精確的量化管理,對細節的掌控,做到了極致。劉大為主任常把一句話掛嘴邊:“細節決定成敗,什么決定細節?態度”。嚴謹求精就是協和人的態度。因此,你會看到上級醫生在查房時的嚴厲,甚至是苛刻;你會看到每位管床醫生的細致,甚至是繁瑣,還有交班時的緊張不安。護士長和帶教老師每天下午的查房,你會感受到被護士長護理查房時的緊張,你會因為緊張而去認真掌握患者的每一個護理要點。
感控是重癥醫學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協和醫院的感控已經上升為一種理念,每項操作時醫護雙人Check制度、“慎獨”精神、高度自覺,嚴格要求,不打折扣的手衛生是感控的核心。協和ICU對手衛生的執行早已形成一種習慣和理念。每一次洗手都是那么的規范,一個班下來整個手洗的都會蛻皮。在ICU里,每個病房最多只能有四個人,CVC置管時降塵30分鐘,嚴格執行“用力擦拭消毒待干”的原則等等,防勝于治,感控的重要性在每個ICU醫護心中深深扎根,能深切體會到感染治療的根本,不是抗生素,而是感控。
在協和重癥工作的三個月里,讓我對護理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第一,護理是一門學科,不能簡單的認為是一種單純的護理工作,特別是ICU,護理是診斷和處理潛在危及生命的問題的一門學科,而不僅僅是執行者,因此,現代護理,在重癥醫學,更應該是醫生的助手更恰當;第二、在重癥醫學里,我們講精準醫療,通過各種儀器的檢測,檢查,細心的觀察,這些都離不開護理。有醫生的設計,也有護理的設計。很難想象,如果一個護士不明白治療的目的和方向,怎么可能達到精準醫療的實施呢?所以,重癥醫學的護士是現在精準醫療的實施者,也是設計者。在整個醫院系統里,重癥醫學科護士技術含量、復雜性是最高的,既有技術也有治療,還有護理。在某些方面可以說,能夠和醫生并駕齊驅,既是護士也是治療師。并且在有些方面,大夫是無法取代的,例如有些病人在普通病房情況不好,轉到重癥醫學科后,并沒有實行新的治療,病情反而往好的方面發展,這其中就是精準治療中護士起的作用。
同樣,團隊建設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精準醫療,它是一個連續有序科學的治療過程,并且每一個環節,實施者和設計者都必須明白,大家才能心往一塊使,才能達到團隊戰斗的目的。
所以,重癥醫學護士定位:1、醫生的助手2、精準醫療實施者和設計者。
嚴謹求精,科學規范,是為了更省力、更巧妙地干活,既要干得對,又要干得漂亮,動作還要優美,這是一種境界。
都說協和有三寶:教授、病案、圖書館。然而在我心中,協和精神才是真正的寶,是協和百年不衰的生命源泉,他培養出一代代協和人,激勵他們創建出今天的協和,傳承了醫療技術、經驗、臨床思維過程的積累,也豐富和繼承了協和精神,代代相傳。
現在,我依依不舍地告別協和,帶著學到的護理理念,帶著滿滿的正能量,帶著協和人的精神回到醫院。我希望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帶到我們ICU,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重振我們ICU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