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之橋
3月24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活動主題是“全面行動 全力投入 全民參與 終結結核”。當日上午,我院公共衛生科聯合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在門診大廳開展“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義診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醫務人員通過專家義診、發放宣傳資料和手冊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并詳細講解結核病常見癥狀、危害、傳播途徑、防治政策等相關知識,并對大家提出的疑難困惑一一進行解答。同時,醫務人員還為咨詢群眾免費測量血壓,向就診等候區患者及家屬發放宣傳資料,普及健康知識。
通過此次宣傳,普及了結核病防治知識,提高了公眾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為結核病患者的發現、治療及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相關知識鏈接
一、結核病是什么?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人體除毛發和牙齒外,其他器官系統都可能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而發病,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肺結核病占各種類型結核病的80%以上,是結核病傳染的主要類型。結核菌侵犯什么臟器叫什么臟器的結核,如侵犯腦膜叫腦膜結核,侵犯骨骼叫骨結核,侵犯腎叫腎結核等。
二、肺結核病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肺結核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食欲不振、消瘦、午后低熱、盜汗、月經不調等。如果出現連續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高度懷疑是否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到市疾控中心就診。
三、結核菌是如何傳播的?
當傳染性肺結核患者通過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方式經鼻腔和口腔噴出體外,在空氣中形成氣霧(或稱為飛沫),較大的飛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較小的飛沫很快蒸發成為含有結核菌的“微滴核”,并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空氣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咳嗽傳染”,是肺結核傳播的主要方式。隨地吐痰形成的“塵埃傳染”,是次要的傳播方式。
四、如何預防結核病?
1、嬰幼兒按要求接種卡介苗,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力。
2、及早發現周圍的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人員要盡早進行結核病篩查,并采取分室居住、消毒等措施預防感染,做好健康監測,關愛肺結核患者并督促其接受全程治療。
3、盡量少參加通風不良、人員密集場所的活動,遠離結核傳染風險。
4、肺結核患者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開窗通風,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掩口鼻,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佩戴口罩,減少結核病傳播風險。
五、得了結核病如何治療?
結核病一旦確診應立即進行治療,療程不少于6個月。規范抗結核藥物治療是控制結核病傳播的最有效方法,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我國目前采用直接面視下的短程督導化療,短程督導化療分為兩個階段:強化期和繼續期。強化期為殺菌階段,即在治療開始時的2-3個月,聯合應用4-5種抗結核藥,以便在短時間內盡快殺滅大量繁殖活躍的敏感菌,減少耐藥菌的產生,繼續期為鞏固治療階段,即在強化期之后4-6個月內,繼續消滅殘留的結核菌,并減少和避免復發機會。
(公共衛生科)